您好,欢迎来到宁波学而优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媒体报道 > 正文

一个学生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成长史

发表日期:2018-4-26 作者:宁波学而优家教网 电话:15757878084

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。近日,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就“大学生阅读情况”对全国高校454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。调查结果显示,在学业压力、网络诱惑、图书花销等问题面前,大学生自觉选择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,多半学生都有阅读时间短、阅读类型窄、阅读数量较低、阅读方式单一的特点。(4月23日中国青年网)

总的来看,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比较繁忙,既要保证专业知识学习,又要进行社会兼职实践,这就造成了其空闲时间比较少,也就导致其阅读时间更少,自然会产生阅读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。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实质是,大学生被快节奏的生活裹挟后,无法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阅读时间,在阅读上没有采取“慢工”的阅读方式,自然也就无法体验到细心、静心阅读的妙处。

为什么大学生要尝试“慢工出细活”的阅读方式呢?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给出了解释,他认为:“阅读与不阅读,能够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;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,阅读就是我们完成理想的一种信仰。而优雅姿态、完美信仰,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它们需要在‘慢工’阅读方式的滋润下开花结果。”

大学生采用“慢工出细活”的阅读方式,需要在阅读观念、阅读时间、阅读数量、阅读类型、阅读方式上改变现状,从心阅读,进而实现阅读养心的效果。

大学生在阅读观念上要认识到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、拓展视野,还可以滋养心灵。增长见识、提高文化修养是当今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原因。四川农业大学一名女大学生就表示:“阅读不同于才艺爱好,不用经过特殊训练,只要翻开书,消磨课余时间的同时就能增长自身见识。”但她同时也希望能在忙碌的生活中,通过挤出时间看书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,从而缓解压力。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成长史,阅读养心的意义正是基于此。

在阅读时间上,要认识到阅读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延展人生。绝大多数学生在口头上都会说喜欢阅读,然而实际情况是,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却不足一个小时,并且对阅读存在误区。一提到阅读,他们就觉得会浪费或占用了他们的宝贵时间,却在学习和社交上花费无限多的时间。殊不知,阅读虽然不能保证生命的长度,但它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。

在阅读数量上,要认识到只有阅读有了数量保障才会有质量提升的可能性。很多大学生阅读量较低,每月只看1-3本书,自然很难保证高质量的阅读享受。大学生只有广泛涉猎,让自己的阅读视野开阔,才会形成比较、鉴别意识,才能一眼明辨好书坏书,阅读质量也才会提高。

在阅读类型上,要认识到阅读不是单色天空而是多彩世界。据调查,小说、散文、文学艺术和动漫是大学生最喜欢的几种阅读类型。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,人物非常贴近实际,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,由此便造成阅读面过窄。大学生阅读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喜欢的类型,还应该多阅读一些“费脑筋”的经典书籍,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、深思维地深刻认识世界。

在阅读方式上,要认识到阅读不应该只是手机碎片化观看,还应该包括纸质书籍精读。很多大学生喜欢手机阅读,但这样虽可以随时随地阅读,但不能进行更深层次阅读的弊端也是不能忽视的。学校图书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,因为图书馆是学校里比较全面又方便使用的资源平台。与手机里的文字相比,纸质书上的文字更有质感。大学生只有放下手机、电脑,多闻墨纸书香,才能潜移默化地改换阅读方式。

除此之外,高校教师也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养成深入阅读习惯的重担,指导学生把握好手机阅读的频率和时长,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进行有效阅读。同时,高校还要营造良好学风,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,在阅读上做到“慢工出细活”。